造化图小说
造化图小说 > 警中剑 > 170.第170章 民国旧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70.第170章 民国旧事

  警中剑

第三十五章民国旧事


姜山正在吃惊时,姜会新却是坐下喝了几口早就沏好的茶水,然后起身,走到窗前。


他招呼姜山,也来到窗前,用手指着楼后侧露出的“古槐”枝条,如数家珍地说到:


“那棵古槐的枝条,早些年把小楼一侧的大半地面都遮掩住了,当时号称一树占了三亩园,才留下了槐园的名字。”


他清瘦的脸上,带着对往事的回忆,流露出挽惜的神情。


物是人非,肯定会让人大为感慨时光流逝,更何况一位海外归来的老者。


姜会新似是沉浸在回忆中,节奏慢半拍地向着姜山介绍他对此处熟悉的缘由。


姜山只点头,表示理解,然后静默地听姜会新诉说。


张猛在一边,也是充满好奇,屏住呼吸,侧出耳认真倾听。


窗外,有风刮过,吹动着古槐枝条哗哗一阵响动,似乎掀起了岁月的尘埃。


“我的表叔张耀曾,原是辛亥革命先驱,追逐孙中山先生,做过孙中山先生的秘书,参加过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的起草工作。”


姜会新忆及往事,脸上表情丰富,自豪之色溢于言表,声音宏亮,慷慨陈词。


“他老人家因为袁世凯企图称帝解散国会,愤然离国东渡日本续学,后参加讨袁护国起义。”


“1916年,袁世凯死后,他担任过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。他不辞劳怨,制定法典、审判官职责、监狱制度等重大法规,迫切希望中国成为一个法治国家。”


姜会新转身走动,在小楼的每个窗户前,都停下驻足一番。


“这段时间里,我跟着他在此处居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,就在这栋小楼里,他与很多法学家商讨理想化的中国法律,也让我从此产生了学习法律,钻研法律的理想。”


姜山跟在姜会新身后,也跟随着这位老人的回忆,顺着他手指指点方向,逐一看过他及表叔的住处,有的地方成为高楼大厦,面目全非。


“1919年,表叔到美国华盛顿,参加全世界召开的太平洋会议,对国际形势提出精辟见解,被聘为会议高级顾问,推选为太平洋会议善后委员会理事。”


姜会新老人很为自己这位表叔自豪,说到此处,语气加重,语调更加缓慢。


“他这次去美国,带着刚完成基础学业的我,并通过在美国的朋友,把我安排进华盛顿大学的法学院学习,鼓励我学好法律,报效祖国,改变中国法律落后的面貌。”


“从此,他的努力也改变了我的命运。张耀曾老先生可以说既是我的导师,也是我情同再造的恩人。”


姜会新老人说到此处,掏出一张纸巾,擦了擦湿润的眼睛。


情至深处,涕泪俱下。


他扶住窗台,向外面的高楼大厦和参天大树望着,镇定了一会,才继续说下去。


“1924年,在冯玉祥支持下,张耀曾老先生同国务总理黄郛等人在北京组织临时内阁,摄行过大总统职务。”


“然而,好景不长,段祺瑞执政,继后张作霖入京,民国局势变化纷乱。”


“张耀曾老先生大失所望,愤然辞官,去上海当律师,任大学教授。同时写信给远在美国的我,千叮咛万嘱咐,让我专心留在美国研究法律,不要参加动荡不安的政治。”


姜会新说完后,为自己辩白一般,也谈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慨。


“我也数次想过回国,用自己所学报答养育自己的祖国,然而,民国之后,抗日战争,国共的内战,文革,闹闹腾腾,几乎没有停歇过。”


“老了,对养育自己祖国,才感觉到更加怀念,每年都回祖国住上数月。没有想到,这次接了这么个课题,真是命运造化,风云际会,让我故地重游,更让我找到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。”
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aohuatu.cc。 造化图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zaohuat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